寻亲问祖
当前位置:首页 > 寻亲问祖
逯堂街往事
发布者:admin  来源:  发布时间:2017/7/11

     古香古色的会馆、庙堂、戏台,质朴醇厚的民风民俗……  逯堂街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小镇。

       1958年,人们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,有多少留恋与不舍,汇聚成了无数的叹息。忘不了儿时玩乐的记忆,忘不了房前屋后的嬉笑打闹,忘不了这里曾经见证的历史,忘不了的是对故乡的深情……

        曾经朝夕相处,共同经历过悲欢喜乐、多姿多彩生活的村民们,如今无论是在大街上偶然相见,还是有机会聚在一起,都显得格外亲密……

       逯堂街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,新建成的沙河水库惠及枣阳市数十万群众,并且成为鹿头镇一处风景靓丽的生态旅游胜地。2017年3月18日,鹿头镇 第一届乡村旅游节在这里启动,乡亲们载歌载舞,欢聚一堂,度过难忘的时光……

        追寻记忆中家的感觉,从这里出发......




 

逯堂街遗址所在地,现在的枣阳市沙河水库。 赵岚/摄


襄阳日报11月26日讯(张承明) 逯堂街位于枣阳市大阜山北麓。沙河环绕街东、北、西三面而过,街北的河对岸是连绵起伏的山坡,街东与东山寨隔河相望。逯堂街就建在沙河的冲积小平原上,依山傍水,山清水秀,环境优美。上世纪50年代末,为了解决枣北部分农田灌溉和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,当地政府决定在逯堂街西门外修建沙河水库。于是,逯堂街及周围十几个村庄的居民实施大搬迁。数万群众离开故土,迁往四面八方。从此,逯堂街这座历史古镇,淹没于沙河水库之中,以她曾经美丽的山水风光、悠久的历史文明、兴隆的集市贸易、独特的民居建筑、质朴的乡土民情等,成为人们永远难忘的记忆。

 

古老繁荣的集镇

逯堂街原名叫“永和店”。到明朝末年,当地姓逯的居民逐步增多。他们在西门内兴建了一座“逯家庙”,就把永和店改称为“逯家堂”。据枣阳旧志记载,逯家堂在县城东北52里。由于集镇规模越来越大,生意越来越红火,人们习惯性把集市称为“街”,渐渐地就把“逯家堂”改称为“逯堂街”了。

逯堂街的街道呈十字形,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,还有一条小东街。十字街的正中央有座四眼阁,为二层楼房。楼下四面各有一个门洞,是通往各街的大门。楼上有瞭望孔,有战时用的枪炮孔和弓箭洞。街周围有人工用土夯成的寨墙,墙高5米,宽3米。寨墙外挖有壕沟,沟宽20米,深5米。那里建有东西南北四个寨门,每座寨门都是用青砖建的炮楼,楼下是人车通道,楼上砌有枪炮孔。

街上商铺林立,生意兴隆。大店铺主要有6家粮行,8家杂货铺,3家肉店,3家卖布店,7家中药铺,2家油坊,3家皮货行,2家鞭炮店,6家饭馆,5家黄酒馆,2家白酒坊,2家面条店,7家染布行,5家豆腐铺,3家铁匠铺,4家骡马店,7家米面加工店,还有农贸市场、牛马行、木料行、柴火场、家具厂、独轮车厂、理发店、裁缝店、麻糖铺、棉花铺、烟草铺等。到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后,按经营类型先后成立了各种合作社,如供销合作社、信用合作社、联合诊所等,保持了逯堂街商贸持续兴旺。

逯堂街每隔一天有一个集,农历单日“逢集”(即热集)。每到逢集这天,人们从周边县市来到逯堂街赶集。人们以肩挑、背扛、手提的方式,或拉着牛车、推着独轮车运送农副产品、山货、手工业品。还有牵着牛马驴骡的,赶着猪羊的,挑着鸡鸭鹅兔的,都赶到逯堂街进行交易。街道里、集市中,人声喧哗,热闹非凡。

 

良好的教育和民风

逯堂街的群众善良朴实,崇尚孝义礼信,街坊邻居尊老爱幼、相互扶持、以礼相待、热情好客,很少有撒泼放赖、打架斗殴、偷鸡摸狗的现象。少数人即使有权有势,或做生意发了财,也不仗势欺人,而是以强帮弱、乐善好施、扶贫济困。人们“昼不关门,夜不闭户”,夏天天热时就把竹床或门板卸下支到街道旁夜宿。捡到别人东西时,人们就交公处理或直接交给失主。

逯堂街有这样的淳朴民风,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。一是有独特的管理机制和乡规民约,人们自觉遵守。比如大姓、大户不准欺负少姓、小户,男人不准污辱女人,各民族相互尊重。二是戏曲等文艺活动对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。逯堂街的人大多数喜欢看戏、唱戏,许多戏词都能顺口说出。三是崇尚教育、尊师重教。逯堂街在历史上很早就设立了学校,到明清已有史志记载。学校在称呼上也多次变更。枣阳旧志记载,清道光四年(1824年)至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,逯堂街设私塾教馆;1923年,当地有“求实学堂”,后改为“逯堂小学”,属公立性质,设于山陕会馆内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该小学又改为“逯堂中心完全小学”。1949年前的一个时期,来自外地的老师中,就有5位中共党员。该校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。

 

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

逯堂街人爱唱戏、看戏,早已蔚然成风。尤其是逢年过节、农闲和庙会期间,群众性自发的文艺娱乐活动形式多样、丰富多彩、好戏连台。北街的戏楼子是当地常年唱戏的地方;节会期间,南门内的打谷场、山陕会馆、四门堂、街东河滩上都是常常搭台演戏的地方。

逯堂街及附近村庄戏班子较多,演出的节目也各具特色。每条街都有戏班子,学校里有戏班子,周边的村庄里也有戏班子。街上成立有票友戏班,其中大都是爱好唱戏的票友,在逯堂小学高年级学生中也有演员骨干。在乐器伴奏方面也是人才济济,有拉大弦的、二胡的、京胡的等。外请剧种有二黄戏、京剧、越调、豫剧、曲剧等。票友戏班,自演的剧种多为高台曲和周边村庄送演的花鼓戏等。

玩龙灯,是逯堂街在元宵节等节会上必定会举行的活动。正月十五举办龙灯会,每条街上一条龙,下庄村等村庄也各有一条龙,元宵节晚上每条龙从不同方向舞动起来。每条龙前面有人开道,紧跟的是敲锣打鼓的乐队班子,龙头前面有一人高举用竹扎制的明亮的夜明珠,引领着那制作精美、威武雄壮的长龙。龙身不时上下起伏、左右晃动,条条通明的龙灯向街心汇聚,展示、炫耀龙的精神和气魄。

舞龙。 童长宇/摄



放焰火,是逯堂街在元宵节晚上的一项大型活动,在方圆几个乡镇是有名气的。放焰火的地点,一般选在北门外或东门外地势开阔的河滩上。由于人们都知道逯堂街焰火好看,每逢正月十五下午还没到天黑,很多街坊和周边十里八乡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,河滩上挤着黑压压的人,就连沿河岸边的柳树上都上满了人。放焰火时,万炮齐发,空中焰火多姿多彩,夜晚亮如白昼。放焰火活动可持续几个时辰,人们在活动结束后还迟迟不愿离去。

玩狮子,是逯堂街和张河村的拿手好戏。张河村不仅在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三玩,三月三等日子也演出。他们化好装,披上道具,敲锣打鼓地从南门进入街道,一路连蹦带跳,每到住户门口,户主就会点燃一挂鞭炮,迎接狮子团队的表演。狮子滚绣球,在地上打滚,张牙舞爪,嘴里吐珠,张口挂彩,一张恭喜发财的字条会从嘴里吐出来。狮子上下来回跳,左右抖动,非常好看。

舞狮子。 童长宇/摄



划旱船,在逯堂街附近要数南庄村划得好,旱船也做得高大、花哨。竹扎纸糊的旱船内有一个化装的美女,把旱船托在身上用两手扶着,随着船前艄公而进退,船两边各有两个小姑娘相伴,船尾跟着一个男扮女装的花脸老妖婆,手拿破扇子,做着各种滑稽动作。艄公头戴草帽,手拿一根短棍,在前面引领着,边走动边歌唱。旱船走街串巷,后面还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孩子。

划旱船。 童长宇/摄



踩高跷,在逯堂街是技艺难度较大的节目,北沟村演踩高跷有一套绝活。在锣鼓家什伴奏下,高跷队的演员们各显其能,做着各种动作,并且相互之间配合十分默契。其难度在于,每个演员用绳子把木制的二三尺长的高跷腿捆绑在自己两只小腿上,脚踩在高跷腿的踏板上,在做各种动作时如果掌握不住人体平衡,就会跌倒摔伤。高跷队由10人左右组成,他们分别打扮成不同角色。其中有一名指挥,多为丑角,手持一根三尺长的竹制花棍,也称莲花棍。他指挥着高跷队,完成劈腿、大拜年等各种动作,还唱着好听的歌曲,赢得一阵阵喝彩声。

上述节目,都是逯堂街节会必演的,由此把节会的气氛营造得喜庆热闹。

逯堂街的文艺活动,丰富多彩而富有特色,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四月会,把文娱活动推向了高潮。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至四月十五结束的四月会,是逯堂街传统的集会,类似于现在的物资交流会和庙会,用现代的话说是“文艺搭台,经贸唱戏”。四月会主要是农具、日常生活用品等商品的采购会。同时,各种文娱活动也纷纷盛装登场,举行汇演。其规模之大,赶会人数之多,影响之深远,是外地人难以想象的。来自汉口、安陆、广水、吴山、南阳、驻马店、桐柏县、唐河县、老河口等地的商人,都早早到达逯堂街。逯堂街周围乡镇的生意人则纷纷提前到街道两旁抢摊位、搭货棚和展台,摆放各种农具、日用品、饮食糕点等供人们选购。四月会期间,也是各类文娱节目登场的佳期。从汉口、南阳等地请来的戏班子,在东门外的河滩上和南门内的打谷场上搭台演大戏,东河沙滩上总好摆两台戏,唱对台戏,轮番演出京剧、曲剧、二黄、豫剧、越调、河南坠子、花鼓戏、皮影戏等,看谁演得好能吸引更多的观众。场外还有本地人说书、卖唱、耍猴、吹糖人、卖糖葫芦、看洋片、吹琉璃卟噔、玩杂技等,五花八门,人海如潮,人声嘈杂,热闹非凡。

 

古朴典雅的建筑

逯堂街遗留下来的各种建筑也多,比如戏楼子、山陕会馆、关帝庙、火神庙等。

戏楼子位于逯堂街北街东侧,兴建于明代末年。戏楼子外观有陕西古建筑的风格,是枣阳独一无二的明代古戏楼建筑。戏楼子的台基高约3米,用石条和青砖砌成。戏楼子的楼阁部分建在台基上,楼顶上四角角檐翘卷。从街北门进入后往远处看,楼子上的青砖、青瓦、房脊、兽头均依稀可见,颇具古色古香的民族风韵。戏台上由东向西四根粗大的廊柱将舞台顶部牢牢托起,台面前面较大,后面有三个小台面,前后台中间有一个屏风,屏风门框上有一副对联,上联:三五步走遍天下;下联:四六人百万雄兵。其内台供演员们化装和休息。四根廊柱上端都钉有大铁钩,便于夜间演出时挂四个大油灯照明。戏台前面是广场,可容纳数千名观众观看节目。

山陕会馆又叫山陕庙,位于北街与小东街交会处东北侧,是山西和陕西两地商人在此地做生意后,于清代光绪十年(1884年)兴建的。这是栋两层楼的建筑,雄伟壮观。建筑为砖木结构,房顶是暗红色琉璃瓦,房脊高约半米,两端为陶制兽头,四角房檐飞翘。地基因抬高3米而特别显眼,沿边用大石条垒砌而成。门洞开于月台右廊房楼下,步入门口拾级登上九级石台阶,可见台宽约7米,长约70米。沿台向西,在月台的后墙壁中央镶嵌有一块石质的条幅,用隶书雕刻着“山陕会馆”四个大字,下刻小字为“清光绪十年建”。月台高大宽敞,酷似一个大舞台,中央偏后处是木质雕花镂空屏风,屏风后为演员演戏化装或乐队演奏时用,屏风两旁开门,供演员出入。月台两边连着两个木楼,上层设左右两室,可容纳百余人;下面为东西两厢房,西厢房住人,东厢房是门洞。进入馆内,可见一长方形大院落,院宽300多米,长600多米,东西两边围墙高约3.5米。院内一派园林风光,北边院墙内是一片垂柳和绿地,院中间有两行高大的榆树,间种一行刺槐树,两种树一高一矮相间而生。

关帝庙也叫关公殿,位于逯堂街北街,兴建于清代光绪十年(1884年)。临街一处院墙有个很气派的圆门,门两旁有两棵参天的大柏树。拾级登上石台阶,从圆门进入可见一个四方形的庭院,东边有两栋青砖大瓦房,西北边有个露天舞台,舞台北边是一个宽大亮丽的卷棚,卷棚后面便是高大雄伟的关帝庙。大殿坐北朝南,殿基高约2米,殿高约17米,属砖木结构,上盖青绿色琉璃卷形瓦,四面翘檐,自上而下排列着陶制的各种禽鸟,四角下各挂一盏铜铃,随风摇曳,其时如在阳光照耀下,五光十色,蔚为壮观。殿内雕梁画栋,金碧辉煌,美轮美奂。殿的上梁中间有行明显的绿底金字“大清光绪十年修建”。殿中央有关羽塑像,身高约4米,为泥塑胎质,外用金粉等颜料描绘;左侧塑立的是关羽的义子白面关平,右侧塑立的是护卫大将黑脸周仓。这三人组合塑像高大威严,神韵逼真,气宇轩昂,历经百年依然栩栩如生。

火神庙位于逯堂街内山陕会馆的西南侧,兴建于明代万历四年(1576年),坐北朝南,为砖木结构。进入庙院内可见是个中等院落,大殿居中央,门廊两侧有东西两座厢房,东为住持和尚居室,西为伙房。大殿内神台上塑有火神爷,相传封神榜中的殷蛟被姜太公封擢,掌管火灾扑救工作,也惩恶扬善,如遇作恶多端者,可抛出火球将其烧灭。其旁还塑有牛王爷、马王爷的泥胎塑像。在下方左右两行,按照封神演义中的人物,塑着八大金刚,体态硕大,造型各异,各具神韵。这里香火不断,常年有人前来烧香祭拜。

娘娘庙位于逯堂街东寨墙内,因在东街,又称东娘娘庙,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送子娘娘庙。关于此庙,当地流传着一个神话:当初建庙时,庙修好后,塑送子娘娘泥胎像怎么也塑不起来。塑像师急得团团转。于是,他信步走到东门外,看到去逯湾的路上,有一位约60岁的太婆,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的小男孩,另一只手中握着一只小鸟。塑像师顿生灵感,跟着捏了一点太婆的脚印尘土,回去后将脚印土掺入塑泥中,就轻易塑起了送子娘娘的泥胎像。其头像酷似留脚印的太婆,塑像也是一手牵着小男孩,另一只手握着小鸟。相传太婆回家后无疾而终,人们便传言说太婆已成神,变为送子娘娘了。当地人越传越广,为此到东娘娘庙求子的人特别多。

东炮楼位于逯堂街的东街与南街的交会处,兴建于民国初年,是街上最高的楼房,巍峨耸立,雄伟壮观,为东街的一个景观。炮楼高约27米,墙壁完全是用本地一种黏土夯成,楼上有一个可容纳十几人的二层楼,四周留有枪炮孔。据说,当时有人轮班在上面把守,人人都配有长枪。此楼主要用来防止从南门进入的土匪。在民国晚期,因年久失修,上面出现了裂缝,有倒塌之势,当地官员就派人拆掉,又在原址上按原貌重建了炮楼,比原来更加坚固壮观。从楼上向四周瞭望,街内街外乃至七八里远的景观都尽收眼底,清晰可见。

逯堂街东村遗留的老宅一角。 童长宇/摄



二门堂位于逯堂街东街路南,与路北的四门堂都是张姓祠堂。在同一个集镇同一条街上,同时存在同姓同宗的两个祠堂,这在中国是罕见的。街上居民最早的姓是贾姓和逯姓,但由于朝代更迭和战乱等原因,居民大多迁往别处居住。新中国成立时贾姓只剩下贾大银一户,逯姓只剩下逯世祥、逯世明、逯金荣三户。民国时期,逯堂街共有三任保长,其中姓张的就有两任。逯堂街的张姓族人,共分为四个门头,其中第二门和第四门分别设立了张姓祠堂,即二门堂和四门堂。二门堂大院门朝南开,院内祠堂主殿共6间青砖瓦房,院落有两个篮球场大小,围墙有3米多高。大殿内供有祖先牌位,立有忠孝节义、尊老爱幼、扶弱济困等族规,是张姓族人议事、家族管理、奖优惩劣、庆典集会、祝福祈祷、迎来送往的地方。四门堂位于逯堂街东街中段路北,坐北朝南,临街面石台阶的大门上方有“四门堂”三个大字,大门左右两侧有门卫房。整个院落分为两进,共两个大院,有前后两栋大殿,砖木构造,宏伟壮观,气势恢弘,工艺精湛,古朴庄重。


分享到:
在线客服